产品中心
拓展型X系列伺服电机
佳驰科技:企业研发能力待考财务数据真实性存疑
来源:亚洲雷火官网    发布时间:2024-04-25 10:23:41

  去年6月份,成都佳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驰科技”)获上交所批准上市申请,但时至今日仍未能正式上市发行。

  近来A股IPO市场不断释放从严监管信号,监督管理的机构多次强调要加强全链条把关,严审重罚财务造假、欺诈发行。在此背景下,江苏经济报记者看出,佳驰科技在研发投入不占优势的前提下,净利率表现却明显优于同行业。同时,经过对财务数据综合分析后发现,该公司多项数据勾稽关系存疑,不排除有通过财务造假虚增收入之嫌疑。

  佳驰科技是一家主要是做电磁功能材料与结构(EMMS)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其产品主要使用在于军用和民用领域。该公司于2022年6月提交了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拟募资12.45亿元。

  记者通过对比发现,佳驰科技的净利率表现要明显优于光威复材、西部超导、钢研高纳、光启技术等同行业可比公司。以2022年为例,上述四家公司的净利率分别为36.09%、25.91%、13.27%和32.23%,但佳驰科技当年的净利率却高达62.95%。对此,佳驰科技给出的解释是作为技术集中型企业,研发能力是核心竞争力。

  但无论是研发人员的数量还是对研发的投入方面,佳驰科技与上述企业相比都处于劣势。首先从研发人员的数量上来看,上述四家企业的研发人员分别为340人、305人、369人和345人,而佳驰科学技术研发人员仅有109人。研发投入占比方面,上述四家企业研发投入占据营业收入的占比分别是7.66%、6.02%、5.08%和7.05%,而佳驰科学技术研发投入占据营业收入的比例仅为5.73%。

  那么,在企业研发人员数量和研发投入占比均低于上述公司的前提下,佳驰科技又是怎么样才能做到净利率居高呢?

  根据上交所的第二轮问询函内容显示,佳驰科技申报了多个相同或类似的专利,其中有多项专利被认定为重复申报或无效专利。同时,该公司董监高、核心技术人员多有在电子科技大学求学和任职经历,实际控制人邓龙江曾担任电子科大校长助理,该公司还从电子科大受让了8项专利,转让价款仅330万元。

  佳驰科技在回复问询函中的解释,不是有关人员在校期间主要是做理论性、学术性、前瞻性的科学研究,未参与公司核心技术的具体研发工作,就是有关人员早已从电子科大离职。至于从电子科大受让的专利及价款,佳驰科技则表示,电子科大可自主决定转让除涉及国家秘密、国家安全的专利事项,专利转让价格也以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估结果作为参考依据,相关专利为公司竞拍所得。

  但很显然,上述解释都过于牵强,且很难消除外界对该公司核心技术独立性和创新性不足的质疑。

  招股书显示,佳驰科技2020年至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分别实现2.79亿元、5.30亿元和7.69亿元,2021年和2022同比增长率分别为89.90%和45.04%;分别实现净利润1.35亿元、1.67亿元和4.84亿元,2021年和2022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4.16%和189.57%。

  表面看来,该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双增长,尤其是2022年净利润增幅远超营业收入,企业创利水平显著提升。

  然而,2022年佳驰科技在营业收入为7.69亿元的前提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却仅为5.08亿元。不仅如此,2021年在企业营业收入仅增长89.90%的前提下,应收票据的增长率却达到了1083.39%。对此,佳驰科技给出的解释是公司营业收入规模增长,且客户使用票据进行结算的金额增加。然而这一说法似乎并不具备说服力,毕竟当年企业应收票据占据营业收入的比例仅为25.56%,甚至远低于2022年的37.67%。

  对此,记者试图通过其营业收入的财务勾稽关系,来验证企业所披露数据的真实性。

  按照现行增值税政策,佳驰科技所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以此推断报告期内其包含增值税的营业收入分别是3.15亿元、5.99亿元和8.69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1.8亿元、4.64亿元和5.08亿元,合同负债分别为306.07万元、217.54万元和415.89万元。

  将含税营业收入与其当期的现金流入及合同负债数据相互勾稽后可知,2021年和2022年,佳驰科技理论上应形成1.37亿元和3.65亿元的债权。但实际上,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票据余额分别为1088.92万元、1.29亿元和2.9亿元,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11亿元、2.06亿元和3.5亿元,由此能够推算出,公司2021年度和2022年度经营性债权新增金额分别为1.14亿元和3.05亿元,与理论上应该增加的债权金额相比,分别少了2284.16万元和6046.08万元。

  那么,如此巨额的营业收入既没有通过现金形式实现,也没有通过债权形式实现,究竟体现在啥地方?恐怕还需要企业方面给予合理解释。

  另据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各期佳驰科技已背书或贴现,且在2021年和2022年期末尚未到期的应收票据金额分别为1269.53万元和1156.35万元,即使将上述金额全部视为背书采购,不体现在现金流量表中,扣除上述金额后,仍有1014.63万元和4889.73万元营业收入没办法找到数据支撑。很显然,企业为了业绩而虚增收入的可能性较高。

  据招股书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报告期内佳驰科技面向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分别为2747.66万元、3606.46万元和6508.82万元,占当期总采购额的占比分别是56.39%、40.11%和45.02%,由此能够推断出,企业报告期内的采购总额分别为4872.60万元、8991.42万元和14457.62万元。

  结合报告期内企业产生的电费分别为207.97万元、273.02万元和344.48万元,然后同样按照13%的增值税税率对企业的采购金额做核算,则报告期内佳驰科技实际产生的含税采购总额约为5741.04万元、1.05亿元和1.67亿元。

  企业的对外采购金额要么以现金方式支付,要么形成应该支付的账款及票据等经营性负债。从企业现金支出情况去看,报告期内佳驰科技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分别为5373.55万元、8204.85万元和14321.08万元,预付款项分别为124.16万元、184.31万元和668.22万元,在剔除预付新增金额后可知,2021年和2022年佳驰科技的实际经营性现金支出分别为8144.70万元和1.38 亿元。

  从企业负债情况去看,报告期各期末佳驰科技应该支付的账款金额分别为2045.78万元、2309.93万元和1.01亿元,由此能够核算出2021年和2022年企业新增应该支付的账款金额分别为264.15万元和7831.11万元,结合上文中核算出的实际现金支出金额,及新增的经营性负债可以核算出,2021年和2022年佳驰科技理论上的采购总额约为8408.85万元和2.07亿元。而通过上文核算可知,2021年和2022年企业实际的采购总额分别为1.05亿元 和1.67亿元,两者分别相差2059.97万元和-4941.91万元。

  那么,造成企业两个年度采购金额出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业内人士分析,对于数据造假的企业,通常会通过调低成本来增加企业盈利性,但有时候为了使财务报表保持平衡,也需要人为调高采购成本。这一些状况都需要企业方面给予详细解释。对此本报也将持续关注。


版权所有:亚洲雷火官网入口-雷火官方网站上   粤ICP备20005664号
友情链接:雷火官网入口 亚洲雷火官网 雷火官方网站上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