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李泽湘首个IPO从招股书解剖科学家的创业生态圈

来源:新闻    发布时间:2024-06-09 12:52:15

  8月15日,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固高科技)正式登陆深交所创业板,IPO发行价为12.00元/股,开盘股价为75.00元,截至今日收盘,固高科技报68.00元,涨幅466.67%,总市值达272亿元。

  这家专注运动控制技术的企业成立于1999年,由李泽湘和他在香港科技大学的同事高秉强和吴宏共同创办。

  李泽湘的身份有很多,除了是“老师”、“创业者”、“投资人”外,他还被外界称为——“大疆教父”。

  大疆的创始人汪滔是李泽湘在香港科技大学带的研究生。2006年,26岁的汪滔在李泽湘的鼓励下,回到深圳福田,在一间不足20平米的仓库里创办了——大疆创新。作为大疆的联合发起人,李泽湘在人才、资金等方面为企业来提供全方位支持。大疆的成功,也让他获得了“大疆教父”这个称号。

  入学后,李泽湘因成绩优异成为中国首批公派留学的本科生。先后在卡耐基梅隆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完成了本、硕、博、博士后的学习,并获得电机工程及经济学双学士学位、数学硕士学位以及电机工程与计算机硕士及博士学位。

  1989年博士毕业后,李泽湘先后加入麻省理工学院(MIT)人工智慧实验室、纽约大学(NYU)计算机系工作。1992年,李泽湘加入香港科技大学,担任电子工程系教授,创立了科大数控研究实验室及自动化技术中心。

  高秉强老师作为香港科技大学工学院院长在此过程中给予了重要的支持。1996年,吴宏在香港科技大学自动化研究中心担任研究员;三人也结缘于此。

  教学期间,李泽湘发现学生的上课热情并不高涨,便开始试图寻找一条能将产、学、研三者相结合的路径。彼时,深圳正大力谋求制造业升级,希望吸引海内外高端人才。

  1999年,由深圳市政府、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三方携手创建的深港产学研基地落户深圳南山区。同年,李泽湘、高秉强和吴宏三人在此共同创办了固高科技。公司英文名为“Googol”(10的100次方),代表公司承诺将深耕装备制造的核心技术领域,以技术服务于万亿下游智能制造产业的信念。

  固高科技以运动控制技术为核心,形成了运动控制、伺服驱动、多维感知、工业现场网络、工业软件等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并可提供“供装备制造核心技术平台”。

  公司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半导体装备、工业机器人、数字控制机床、3C自动化与检测装备、印刷包装设备、纺织装备等众多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成立二十余年来,公司共为2,000多家装备制造商累计部署超过60万套先进运动控制管理系统。其服务客户包括大族激光、博众精工、新益昌、联赢激光、阿达智能、南通振康、广东科杰、亚威股份、慈星股份等高端设备制造业龙头,以及诸多专精特新“小巨人”装备制造企业。

  国际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and Markets的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市场规模2,147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至3,848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2.4%。而运动控制是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核心零部件,有机构预计,根据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市场CAGR计算,2023年市场将达到约622亿元。但长期以来,我国高性能运动控制领域的产品仍由国外厂商主导。

  其中运动控制器生产商最重要的包含Delta TauData Systems Inc.(美国泰道,已被欧姆龙收购)、ACS Motion Control Ltd.(以色列)、Aerotech Inc.(美国)等;伺服驱动器生产商则主要是Kollmorgen Corp.(美国科尔摩根)、EImoMotion Control Ltd (以色列)等。此外,固高科技国内的主要竞争对手有汇川技术、雷赛智能、埃斯顿、柏楚电子等。

  运动控制技术是工业自动化设备的核心,一直以来被称为运动控制管理系统的“大脑”。这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赛道,没有捷径可言,对于处在后发位置的国产品牌来说尤为如此。因此,加强国内高端装备制造业核心基础技术的自主可控、国产化替代,也慢慢的变成为产业界的共识。

  2000年,固高科技开发的中国首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闭环运动控制器(GT系列),成为亚太地区第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门干运动控制及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核心技术探讨研究与开发的公司。

  招股书显示,近三年,固高科技的研发投入累计近2亿元。截至2022年底,企业具有发明专利56项,先后主编及参编国家、区域标准共21项,并获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内的众多科技奖项。

  一直以来,李泽湘都希望固高科技可以趟出一条“产学研融合”的新路。在尝试将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市场化的同时,固高科技也通过投资参股等方式带动了产业链上的研发和产品市场化。招股书显示,固高科技围绕智能制造领域,累计投资20家公司。

  为了培育学生动手、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和工程意识,借着相关机构为组织亚太机器人大赛到香港科技大学招募学生团队的契机,李泽湘开设了一门机器人比赛与设计的课程。有一位学生将这门课选修了两次,他就是后来大疆创新的创始人——汪滔。

  汪滔是李泽湘在香港科技大学的研究生。2006年,26岁的汪滔在李泽湘的鼓励下,回到深圳福田,在一间不足20平米的仓库里创办了大疆创新。

  在大疆的发展过程中,李泽湘不仅给团队带来资金、人才支持,还带来了打造产品的技术,大疆从此走上了正轨。在李泽湘的指导和帮助下,大疆创新以超1,600亿元人民币的估值,成为了全球无人机领域的霸主。

  大疆的成功,也让李泽湘萌发了新的念头:以投资人的身份助力学生创业,从而打通科研成果到商业产品之间的路径。

  2014年,李泽湘联合高秉强、长江商学院副院长甘洁等一众优秀创业导师在东莞松山湖成立了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XBOT PARK)。与此同时,一家专注于机器人及智能硬件相关领域投资的创业孵化基金“XBOT PARK基金”应运而生。孵化出了云鲸智能、海柔创新、欧卡智能、松灵机器人等超过100家机器人/智能硬件创业公司。

  2016年,李泽湘与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香港大学陈冠华教授共同发起设立香港X科技基金,开启了产学研联动之路。根据公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该基金投资企业超过37家,这中间还包括思特威和EcoFlow正浩两家独角兽企业。

  2017年,李泽湘和马潍博士联合创办智能驾驶研发公司——希迪智驾。成立6年,公司总融资金额达15亿元,公司估值达90亿,其背后的投资团队不乏红杉中国、联想之星、百度风投等一线知名机构。

  技术能力是科技公司创业的“护城河”,创新创业也逐渐表现为“技术型创业”。三位教授携手IPO或许过去在A股并不常见,但以后或将成为一种趋势。未来,一定会有更多和李泽湘一样,手握技术资源的高校教授、科学家们,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版权所有:亚洲雷火官网入口-雷火官方网站上   粤ICP备20005664号
友情链接:雷火官网入口 亚洲雷火官网 雷火官方网站上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